几年前新能源还没那么火爆的时候,如果随机问一位路人“你都知道哪些新能源品牌”,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特斯拉和比亚迪,后面大概率就是蔚来了。
作为知名度最高的新势力之一,很多人对蔚来的印象往往停留在“车界海底捞”、“走到哪换(电换)到哪”。
确实,自出生以来,高质量服务的标签就一直伴随着蔚来,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成了蔚来的金字招牌。但随着新能源赛道上的玩家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只有服务这一个标签显然是不够的。
李斌也在去年第一届蔚来科技日上一边汇报技术成果,一边倒苦水:“其实蔚来不仅仅是一家用户企业,更是一家对研发高度重视的企业。”
既然总有用户吐槽蔚来“又干那种把肉埋饭里的事”,也得适当秀秀肌肉不是。
谁承想,才刚过一年,蔚来就嫌科技日不够用了!
用李斌的原话说就是,“技术、质量、服务都是蔚来的综合实力,之后还得多和大家交流蔚来的底层体系,告诉大家我们在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那么,蔚来这些年又取得了哪些进步?底气究竟从哪来?
这件事,还得从几年前李斌那句“保时捷工厂,比不上蔚来江淮工厂”说起。
01. 领先,从工厂开始?
讲道理,身处舆论风波中的蔚来,是多少沾点黑红体质在身上的,也曾经因为“不理解为什么还有人买油车”、“特斯拉在中国没有定价权”,点燃大家讨论的热情。
虽然这些“暴论”有些断章取义,但在大众眼里,成立还不到10年的蔚来在车圈只能算是稚嫩的新人,远没有资格跟保时捷相提并论。
哪怕李斌后面再次解释,自己指的是十几年前的保时捷工厂不如新建成的工厂,还主动承认错误,这么比确实有点不公平。
然而事到如今,BBA的纯电车型都快被打成“杂牌电动车”了,反而是蔚来、理想、问界等高端品牌得到了更多用户真金白银的认可。
这背后的原因正如李斌所说,过去十多年间,全世界建成的最先进的汽车工厂几乎都在中国!
(位于北京的小米汽车工厂,也致力于打造全球功能最全、集约化最高的汽车工厂)
我前段时间去德国参观了大众在狼堡的工厂,客观来说受限于外部环境,双方在自动化率和智能制造上的差距真的太大了。
相比于咱们这边都是机器人在忙碌的场景,欧洲还有不少需要人工进行装配。因此无论是生产效率/速度、装配工艺还是成本控制,新工厂的优势都非常明显;
像是AI+人工双重质量检测、柔性生产管理、生产追溯系统、甚至是清洁能源使用率这些,也都象征着中国智造的技术实力。
要知道,当年蔚来之所以被狂喷,一个绕不开的点就在于:李斌说自己的工厂比保时捷好,但产品质量能跟保时捷比吗?
但时间来到2024年,在著名的J.D.Power研报里,蔚来汽车的质量已经可以压BBA的电动车一头了,足以说明蔚来工厂的功劳。
而位于安徽合肥的蔚来第二工厂,也用上了不少行业领先的制造技术。
机器⼈98秒全⾃动安装好全⻋四扇⻔,理论四⻔装配合格率100%,正负误差控制在0.5mm;
总装车间100%⾃动化装配和智能尺⼨匹配,装配精度0.5mm以内;
可满⾜在售8款⻋型的超359万种个性化配置组合的“⻜地”智能装配岛。
(⾼精度四⻔智能装配)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流水线升级之外,在检测这一步,智能电动车时代的工厂跟十几二十多年前的工厂也是今非昔比。
90年代堪称品质代名词的雷克萨斯,检测汽车讲究的是工匠精神,需要用多位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肉眼去看、耳朵去听。
今天的蔚来工厂,虽然也在依靠人工肉眼检测车辆,但纯靠人来寻找车辆外观、内饰瑕疵的步骤,只剩下了用户质量评审室这一步。
(社长亲自体验了一下,普通人真的很难识别到瑕疵)
剩下的,则交给了新技术。比如:
模拟自然场景以确保汽⻋密封性的淋雨室体;
智能化外观配置视觉系统、底盘视觉扫描系统;
纳⽶波激光雷达与软件算法相结合实现跑偏自动检测。
(整⻋智能影⾳检测系统)
事实上,不止蔚来工厂,凡是标榜自家工厂先进的汽车工厂,都以自动化率高、人工需求少为豪,用各种各样的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来阐述什么叫做“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而在此基础之上,走完生产、制造、检测全流程,驶出工厂的一辆蔚来汽车,在蔚来的质量体系中也只是走完了其中一环。
02. 油电分家,从质量体系开始?
前段时间,蔚来公布了一个叫做ATQ(All Time Quality)的东西,也就是“从用户利益出发的全生命周期质量体系”。
在这套体系里,蔚来把产品质量的概念往前往后延伸到了定义、设计、研发、制造、使用不同阶段,分别对应前期开发质量、合作伙伴质量、制造物流质量和用户服务质量。
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由工厂制造和检测工艺所确定的产品质量,是一个小圆,那么在蔚来的体系里,全生命周期质量体系就是个大圆。
不是取交集、并集的关系,而是大圆套小圆,只是大圆和小圆之间相差的范围之大,相当于重新定义一下汽车质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