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2024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行动启动仪式上,猿编程创始人李翊提出了一个前瞻性观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需求在全面提升,这种变化预示着,我们的教育培养体系要更加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科技人才需求。
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刘嘉对此表示赞同,他提到,“在今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我们新增了一项考察:让学生在AI的帮助下,完成数据分析以及论文写作。”刘嘉认为,借助AI这台“外挂大脑”,学生们会成长得更快,并会有新的体悟。
未来已来。在圆桌论坛交流环节,李翊、刘嘉,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人民政协报》民生编辑部负责人贺春兰等人,围绕面向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培养科技少年进行了深层次探讨。台下坐满了认真听讲的学生及家长,在人工智能的智慧碰撞中,现场掌声不断。
在圆桌论坛交流环节,四位嘉宾围绕面向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培养科技少年进行了深层次探讨。主办方供图
“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刚出现时,一些教育工作者还抱有疑虑或观察的态度,到了今天,这种态度转变为了积极拥抱。”贺春兰说,如今教育界人士已开始积极探索,运用人工智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她曾在某所幼儿园看到,孩子们的手上戴着一个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智能手环,可以监测他们在每个游戏区域停留的时间。这些信息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新视角,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掌握每位小朋友对不同类型游戏的偏好,继而进行个性化引导。智能手环数据还能考察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的专注力、表现力。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青少年教育和培养模式产生了显著影响。“未来,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比记忆更重要。”李翊说,面对这一变化,如何将对青少年的知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时代接轨,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探索。
“要让青少年较早地接触AI工具,比如编程,这会帮助他们更好迎接和融入人工智能时代”。刘嘉认为,实现这种“融入”需要提升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和计算思维。
创造能力和计算思维正是猿编程致力于培养和提升科技少年必备的两种能力。猿编程探索提出“四个一”培养体系,即编程语言、计算思维、创造能力、未来视野,并以此作为猿编程教研研发原则。在李翊看来,“孩子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维度的,就像人体需要水、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一样,‘四个一’之间相辅相成、彼此促进,才能共同推动孩子的健康成长”。
什么是创造能力?刘嘉举例说,面对“腿部残疾的人能开车吗?”这一问题,有的人答案是“不能开车”。有人却想得更远,“怎么能让腿部残疾的人可以开车?”同一个问题,从“是与不是”转变到“如何解决”,在知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的过程,创造力由此产生。
“实现创新需要耐心和专注力,要持之以恒、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张云泉说,这要求青年科技人才专注于某个领域,勇往直前,勇于创新实践。
张云泉是超级计算领域专家,他提到,面对复杂而庞大的计算挑战,计算思维成为解锁难题的关键钥匙,可以提供一种高效解决问题的路径:运用计算思维对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利用数学公式建立模型框架,最终可生成“输入任意变量值,即可快速得出结果”的算法系统。通过高效的算法执行,原本看似遥不可及的计算难题可以迎刃而解,由此不断推动科技进步。
通过扫描圆桌讨论的舞台两侧屏幕上的二维码,现场的不少家长和学生发送弹幕,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并与现场专家进行互动交流。
“AI会比人类更聪明吗?”这个问题在弹幕里出现了多次。“首先,我比AI笨不少。”李翊笑着说,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很快,未来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就目前来看,人类在很多方面更具优势,比如说丰富的情感。
“更为可贵的是,人类内心拥有星辰大海,驱动着我们不断攀登更高的山峰,追求永无止境的目标。”李翊说,这种不断超越的理想追求是人类独有的精神特质,若将此视为衡量“聪明”的又一维度,那么人工智能将永远难以企及人类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