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手机会变成什么样?”“伦理是天生就有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如何让AI具备人的伦理?”9月2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虔走进展览路一小,与同学们共同进行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遐想。这是由北京市科协联合新京报开展的“2024科学家精神领航开学第一课”活动之一,展览路一小2100余名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为展览路一小同学讲授“开学第一课”。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摄
同学们大胆想象人工智能的未来
在“张三和李四把王五家的地瓜分掉了”这句话中,到底是二人分掉了“地瓜”?还是他们瓜分了“地”?“人类可以通过语境准确地理解,但是人工智能可能会混淆。”讲座中,陈虔向同学们介绍了人工智能是如何做到“听说读写”和“思考”的,并以这句话为例,向同学们解释“分词处理技术”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的生活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大家不妨大胆想象,未来的手机会变成什么样?”除了讲授科普知识,陈虔还带领着同学们共同对未来展开遐想。
“也许人类大脑的神经元可以直接控制手机”“未来可能戴上智能眼镜就能弹出画面”“那时候脑机接口技术已经很发达,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连着终端设备”……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大胆展开想象。
陈虔和展览路一小学生共同想象未来的手机形态。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摄
“其实,我也只敢想象一下未来5-10年人工智能发展。互联网的出现也不过短短30年时间,已经让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敢想象再过20-30年,人类社会会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变成什么样子。”陈虔说道。
陈虔告诉同学们,目前,人工智能已经把人类有史以来有文字记载的知识都学了一遍。“大概两年前,人工智能的智商(IQ)还不及人类。而目前已经和人类持平了。未来,人工智能很快就会超过人类的智商,会比我们更加聪明。”陈虔提到,“区别在于,人工智能还不能理解人类的情感,而世界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情感来连接运转。”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精神”
陈虔还向同学们讲到,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可能为人类社会带来一些危机。“大家思考一下,未来还有哪些工作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陈虔告诉同学们,在未来,人工智能将代替大量重复性劳作,而难以取代的是一些创造性和沟通类的工作。
此外,伦理危机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更大挑战。“伦理是天生就有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如何让AI具备人的伦理?”陈虔提到了“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精神”两个关键词。
“科学精神,是指不迷信权威,保持怀疑批评,不断创新进取。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技术一定要不断发展进步,即人工智能技术应该不断地发展。”陈虔对同学们讲到,“科学一定要有边界,要有伦理人文。AI的发展方向不能脱离人类的伦理,在发展AI技术的过程中,要符合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
展览路一小学生向陈虔赠送小礼物。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摄
陈虔的讲座也让展览路一小的学生们对人工智能有了更多思考。“人工智能如果被赋予了太高的智慧,是不是可能取代人类?”“我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AI能思考,听了今天的讲座,让我更有兴趣去研究这方面的内容”……同学们纷纷向记者表达了自己听课后的感受。
展览路一小的裴子瑄在听课后,也对“科学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我觉得我应该在未来努力去研究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为祖国做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