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我们所从事的交通事业正是为了跨越地域阻碍,编织起连接世界的纽带,让我们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携手走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人间正道,让可持续交通发展成果更好地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9月25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全体会议上说。
9月25-26日,以“可持续交通:物流联通世界”为主题的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在北京举行。全球行业内人士汇聚于此,共谋可持续交通的美好未来。
据悉,本次论坛期间举行了一场部长论坛和四场主题会议,发布《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愿景》《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2023)》《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相关成果报告。设计多条技术参观路线,全面展示中国在可持续交通发展方面的创新成果。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人工智能赋能交通运输新发展”“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加快全球交通绿色低碳转型”等话题,受到与会嘉宾热议。
中国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
“6轴7廊8通道”格局基本形成
本次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2023)》(简称《报告》)围绕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开放合作、安全应急、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交通治理等8个方面,全景式展现了我国可持续交通发展理念和最新实践。
《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稳步推进,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功能,精准补齐网络短板,强化衔接协调,积极扩大交通有效投资,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快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报告》显示,我国持续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空间格局基本形成,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加快完善。具体来看,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动车组列车整装待发 图据ICphoto
铁路网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比上年年末增加0.4万公里。其中,国家铁路营业里程15.5万公里,铁路路网密度165.2公里/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年末增加4.1公里/万平方公里。铁路复线率、电化率分别为60.3%和75.2%。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5万公里,比上年年末增加约3000公里。川藏铁路及其配套公路加快建设,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贵阳至南宁高铁、广州白云站、南昌东站等开通运营,济郑高铁全线通车,“八横八纵”铁路网主通道加快构建。
公路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公路里程543.7万公里,比上年年末增加8.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8.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0.6万公里。
水运基础设施网络也在持续完善。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8万公里,比上年年末增加184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通航里程约1.5万公里,占总里程比重为12.0%,比上年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
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23年末,全国拥有颁证民用航空运输机场259个,比上年末增加5个。运输机场共有跑道289条、停机位7508个、航站楼面积1858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分别增加6条、193个、59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邮政服务营业网点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年末,邮政行业企业共设立各类营业网点46.8万处,比上年年末增加3.4万处。其中,邮政普遍服务营业网点5.5万处,快递企业营业网点23.4万处,服务站等其他类型营业网点17.9万处。全国设立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村邮站)36.5万处。
城市交通设施发展稳步推进。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城市公交专用车道20276公里,比上年年末增加405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08条,比上年年末增加16条,运营里程10159公里,比上年年末增加604公里,其中,地铁线路256条、9042公里,轻轨线路7条、268公里。
人工智能赋能交通运输新发展
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
在论坛上,人工智能赋能交通运输新发展、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中国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发展,不断促进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领域深度融合,推动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管理、智慧物流、智慧建造、低空飞行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论坛期间,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勇说。
他认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世界交通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正深刻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效率和体验。
宋志勇表示,无人机等低空领域新技术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低空经济正进一步向无人化、智能化、协同化、绿色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