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嘲笑反应迟钝的合资车企,这回好像真的觉醒了。
前段时间的北京车展上,大众旗下多款新车亮相,作为南北大众的拳头产品的途观和迈腾,都推出了全新换代的产品。相比起过去大众老气横秋的内饰,功能单一的车机,两款新车都出人意料搭载了三块大屏,并且使用了算力远超此前的8155芯片,还采用了中国大疆的智能驾驶方案。
与此同时,日系也曝出惊天大瓜,丰田全球车型智能驾驶方案将采用三方联合方案模式,由中国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以及大家熟知的华为,分别提供软件和硬件方案,丰田进行深度整合。
作为德日合资阵营的代表品牌,大众和丰田的选择,可以说是大大缩小了合资车和国产车在智能化上的差距,一定程度上抹消了自主品牌优势,也象征着合资品牌终于下了决心,放下了自己的偏见和固执,开始模仿自主品牌的长处。
这种情况,其实很早之前车圈大佬就有过预言。沃尔沃的高管就曾经放话说“新势力会的,我们3年就学会了;我们会的,新势力10年都学不会”。广汽集团原副董事长也说:“一旦这些传统企业转过来了,会是非常恐怖的。”只不过多数人沉浸在网上那种,合资车马上要完蛋,自主品牌很快就要一统江湖的氛围里,没有看见这种声音罢了。
为什么合资品牌敢说自己学得快呢?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从头研发技术,可以直接吃果实。大家要明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并不仅仅包含车企,还有如宁德时代、Momenta、华为这样的供应商,还有诸多的互联网企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只要对方愿意为技术付费,他们就没理由拒绝合资品牌递过来的橄榄枝。自主品牌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如果合资品牌希望通过联姻壮大势力,他们当然乐于接受,就像大众已经宣布跟小鹏战略合作,马自达也依托长安的平台出了新车。
简而言之,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技术、经验,现在对合资车也是大门敞开状态。
那合资车企有什么优势是自主品牌难以复刻的呢?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品牌积淀,这些合资车企在过去百年间不断积攒知名度,也开发了很多传承至今的经典车系,后来者无论如何都没法在短短几年间追赶上。就比方说,在年轻人眼里,蔚来、理想、小鹏是很有实力的企业,但是你找父母辈一问,他们可能会误以为是什么小作坊,然后转头问你,同样的钱,为什么不买BBA,为什么不买德国大众和日本两田?
另一张关键牌则是家底。中国车企中,2023年经营质量最好是比亚迪,净利润为300.41亿元人民币,在全球车企中也只能排第15名,还有许多新势力常年亏损,严重依赖融资来维持运转。不管是德系还是日系,又或者是已经遭到边缘化的韩系,在海外都还是活得好好的,像现代起亚,中国所有上市车企的利润总和也才相当于它的8成。即便在中国市场销量滑坡,也不至于动摇它们的根基,反过来说,合资品牌甚至能用海外的庞大利润反哺国内市场,通过价格战击溃自主品牌。
其实近两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两张牌同时打出来,消费者就会马上忘了车子本身的技术是否先进。典型的例子就是宝马i3,这个极其敷衍的油改电产品,在上市之初可谓受尽了嘲讽,地板隆起还在,前机舱异常凌乱,续航和加速毫无优势,车身因为强行塞进电池而比例失调……然后宝马毫不在乎地把i3降价到了20万出头,结果月销量轻松保持在3000台以上,有些月份甚至冲到了5000以上,甚至有不少车评人都提车了,看来20万买宝马的诱惑还是难以抵挡。
这还是合资品牌直接在产品力上摆烂的结果,现在人家不摆了,认真学习新能源技术,认真搞智能化,把手里的牌全都打出来,结果会怎么样呢?对于自主品牌而言,竞争压力显然会大幅增加。
但这也不意味着“必输”,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国家的汽车行业崛起,参与到国际竞争,进行大规模整合就可以提高胜算。这里面包含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让供应商与车企形成攻守同盟,日本就是典型代表,丰田控制了变速箱巨头爱信,以及电气设备供应商电装,其它国家与丰田竞争的车企,虽然可以从爱信获得变速箱,但拿货价往往要高于丰田,软件调校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技术往往还落后一代,无形中削弱了竞争力。当年大众集团就是因为爱信提供的6AT变速箱数量不足,导致了迈腾等大热车型产能严重受限,最后忍无可忍,自己开发了双离合变速箱。
如果我们的新能源技术领先到一定程度,也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战略,让上下游合并,可以从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考量与某个合资品牌合作是否划算,如果威胁大,就予以打压,只给过时的技术或者限制供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