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代首台iMac问世以来,“i”这个前缀一直是苹果的标志性符号,但自2010年首代iPad推出后,苹果好像不太喜欢用这个前缀了。
诚然,iPhone和iPad这些名字中仍有“i”,但我们没见到iWatch或iTV的说法,更不用说iVision Pro了。自1998年iMac取得巨大成功之后,苹果大约给30种产品赋予了带有“i”的名称,涵盖了硬件、软件及服务各个领域。
这虽只是一个字母,却与苹果品牌紧密相连,以至于直至今日,仍有人习惯性地将Apple Watch称为iWatch。
尽管苹果最后一次使用“i”前缀推出全新产品是2011年的iCloud和iAd,这种叫法的影响却延续了下来。而最后一个以“i”开头的全新硬件产品,则要追溯到2010年的iPad。
当苹果开始放弃“i”
这可能只是个巧合,但iPad也恰巧是乔布斯亲自推出的最后一款全新硬件产品。乔布斯对“i”前缀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毕竟这个创意的提出者本人就这么说过。
营销大师肯·西格尔在接受采访时曾打趣道:“我尽可能地让这个‘i’风靡了好久。是我在初代iMac上提出了这个‘i’的概念,它让人们对我讲的故事颇感兴趣。”
他还提到:“现在是时候让‘i’退场了……它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西格尔解释说,当初乔布斯围绕着这个字母“i”和iMac这个名字重塑了苹果品牌,但如今,太多的企业都在效仿使用这个前缀。
西格尔还说:无法为“i”这个前缀注册商标或采取其他方式加以保护。这很可能正是苹果逐渐舍弃它的原因之一。
2006年,苹果公司罕见地提前预告了其电视盒产品的未来,当时这款产品被暂时命名为“iTV”。但这个名字并未长久保留,因为英国的老牌电视网络ITV对此表达了抗议,最终这款产品以Apple TV的名称面世。鉴于ITV在英国已有超过半个世纪的运营历史,要在法律上证明其名称的优先使用权自然轻而易举,所以苹果公司也不好说什么。
当然,苹果在选取产品名称时,常常不太介意是否与他人有名称冲突。比如iPad,苹果虽然随后耗费数年时间在法律诉讼中捍卫这个名字,但最初仅仅是直接从富士通手中购得了该名称使用权。
近期,类似的情况出现在Apple Vision Pro上,这似乎还未尘埃落定。苹果在该产品于中国上市之前,必须解决与该名称相关的商标争议,目前解决途径尚不明朗。
所以“i”会消失对吗?
苹果旗下的确还有诸如iPhone、iPad、iMac、iCloud以及iMessage等产品,但iPod和iSight已被逐步淘汰。而iBook这个名字,先是被用于苹果的消费级笔记本电脑,后来又成为iPad上购书读书的应用,最终两度更迭,变为了Apple Books,相应的,iBooks Store也随之更名。
像iTools、iDisk、iWeb、iChat、iSync、iCal以及隐藏在iTunes中的iMix功能,这些你或许未曾留意过的,都已淡出了历史舞台。尽管iTunes偶尔还会被人提及,但实际上它已经被一个叫做“音乐”的新应用所取代,苹果正大力推广Apple Music流媒体服务,而非单曲销售。
iOS和iPadOS依旧沿用旧名,iMovie也还在,但iPhoto已进化为“照片”,至于iDVD,现在听起来几乎成了怀旧的代名词。
上述三款应用名义上仍属于“iLife”套装软件的一部分,而Numbers、Pages和Keynote表面上还是“iWork”系列的一员。不过,“iLife”系列自2010年后就没有再更新过,“iWork”尽管表现稍好,但也自2011年后便停止了实体包装的发售。
当西格尔创造出“iMac”这个名字时,他恐怕未曾预料到它会引发如此深远的影响。如今,尽管他提议苹果应逐步摒弃“i”前缀,但实际上,苹果已经默默执行这一策略多年了。
当然,产品不仅仅关乎命名,更重要的是,乔布斯的创新精神依然深深根植于苹果公司之中。
为了改而改?
西格尔提到:“或许会有营销专家认为,苹果放弃‘i’前缀的做法太过激进,毕竟它曾是史上最伟大品牌标识之一的组成部分。但这个前缀难以获得法律保护,且长期以来,众多公司都围绕‘i’来标榜自己的互联网连接特性,这对于以创新著称的苹果而言,无疑是个问题。”
他也意识到,苹果现在可能更不愿轻易改动产品命名,正如2006年它将“PowerBook”更名为“MacBook”时所做的那样。作为一家规模庞大的企业,苹果在作出任何改动时都会更加谨慎,因为一旦决策失误,可能导致更多的工作岗位受到影响。
还有,iPhone已经成为史上最成功的产品。苹果若要更改其名称,必定需要充分的理由,仅仅是对字母“i”的热度减退,还不足以构成足够的动机去改变这样一个深入人心的品牌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