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随者”到“并跑者”,再到“领跑者”,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走过了“向新十年”。作为中国第一大汽车集团,上汽集团将瞄准“新汽车”,以新质生产力“加速跑”。
从“追随者”到“并跑者”,再到“领跑者”,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走过了“向新十年”。作为中国第一大汽车集团,上汽集团将瞄准“新汽车”,以新质生产力“加速跑”。
观众在2024第十六届西安五一车展上汽大众展台参观凌渡L汽车。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近年来,我国汽车品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不仅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国际化发展取得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是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品牌汽车销量达到1851万辆,市场份额达到61.5%,同比提高了5.9个百分点。今年1至4月,中国品牌汽车销售602.1万辆,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66.3%,同比提升了6.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首次位居全球第一,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今年1至4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182.7万辆,同比增长了33.4%。
“今年1至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98.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3%和32.3%,市场占有率达到32.4%,对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作为市场及创新的主体,十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整车和供应链企业,以及卓越的企业家群体。上汽集团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佼佼者、连续18年全国整车销量第一的汽车集团、中国汽车全球化发展的领军企业,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
“历经一代代中国汽车人的接续奋斗,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完成从‘跟跑’向‘并跑’再到‘领跑’的角色转换,智能低碳转型、建设汽车强国是业界的共同使命,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说。
作为中国第一大汽车集团,上汽新能源汽车销量、海外销量在2023年分别达到112.3万辆、120.8万辆,在2022年率先实现“双百万”基础上再创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较2014年增长280倍,规模位居全球行业头部阵营;海外销量较2014年增长13倍,连续8年保持国内行业第一。2023年集团总销量中,上汽自主品牌占比为55.3%,较2014年增长18个百分点。
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说,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浪潮,上汽以用户为中心,推进体系变革、技术创新、产业合作,持续加快在新赛道上的转型发展步伐。“十年以来,上汽集团累计研发投入近1500亿元,累计有效专利超过2.6万项。”
面向下一个十年,中国车企如何继续“向新”“向智”“向上”加速跑?上汽的答案是,一个具备“自学习、自成长、自进化”能力的智能科技全新物种——“新汽车”。
在陈虹看来,“新汽车”能有效适应“场景创造价值、软件定义汽车、数据决定体验”发展趋势。基于“场景创造价值、软件定义汽车、数据决定体验”的发展趋势,上汽正在塑造从芯片、操作系统、软件、运动控制系统、三电系统到对应场景的整车集成能力和创新技术优势,打造全新“科技生命体”,向着“电动+智能+生态”的新汽车时代加速前行。
为推动新汽车“脑更智慧、身更健壮、心更强劲”,上汽集聚全球研发资源,打造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七大技术底座”,技术水平行业领先。
在电动化方向,上汽集团未来两年瞄准三个目标,一是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应用;二是将混动驱动系统的热效率提升到46%;三是挑战纯电整车能耗12公里/千瓦时的行业新纪录,让用户以最少的能量,跑更远的路程。
在智能化方向,上汽将于明年全面落地“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3.0,实现“舱、驾、算、联”四域合一;融合整车运动集成控制(VMC)技术的线控底盘系统也将于未来两年分阶段投入量产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灵敏的驾乘体验。上汽还将加强生态建设,围绕车规级大算力芯片、智驾算法和平台、智慧出行生态等领域,继续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推动高阶自动驾驶、跨域融合智能座舱等技术加快落地,为用户提供更愉悦、便捷的出行体验。
推动汽车以旧换新,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启动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今年上半年,我国在培育和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动作频频。
“中国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条件和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这些都为汽车产业发展、品牌培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郭守刚说,汽车强国建设任重道远,品牌向上发展也非朝夕之功,希望上汽集团等中国车企再接再厉,打造新时代中国制造的汽车名片。
固态电池被业界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竞争焦点。日本、美国、韩国等均在大力发展固态电池,日本企业专利布局领先,专利占全球的68%,全球固态电池专利申请前5名企业有4家日本企业和1家韩国企业。
“中国在全固态电池量产领域,最大的优势是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我们有最完整的产业链、最大的市场、最多的研究人员,我们对全固态电池量产的中国方案和中国路线非常有信心。”祖似杰说。
上汽清陶总经理李峥说:“全固态电池的量产,事关产业主导权之争,中国高效的产业链和市场是我们敢与之一较高下的最大底气。融合吸收先进的技术经验后,清陶形成了自主技术路线,奋起直追。”
上汽最新全固态电池,基于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电解质技术路线。该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更高,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体积能量密度超过820Wh/L,电池容量能够超过75Ah;安全性能更好,在针刺以及200℃热箱的场景下,能够确保电芯不起火不爆炸;适用范围更广,固态电池低温容量保持率超过90%;物料成本更低,基于材料和工艺的简化和创新,从电芯端到PACK端,单位成本最多可降低40%。
今年4月发布的智己L6搭载行业首款量产上车的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引发各界高度关注。按照上汽规划,今年10月,搭载光年固态电池的智己L6,将正式交付用户,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2026年,上汽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交付量产,并完成样车测试,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是传统动力电池的一倍以上;2027年,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智己新车将实现量产交付;上汽还会持续发力,将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至500Wh/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