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永宁门,昔日无数次见证了千年古都改天换地的伟大历程。今日,一个中国汽车品牌,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放在了这里,聚焦了整个行业的关注和见证。
这场发布会的主角比亚迪,或许在20年前、10年前,甚至在清晰可触的5年前,它的掌门人王传福也没有想到,真得有一天,他麾下的比亚迪会真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新能源巨头。
“是DM成就了比亚迪。”没人会反对王传福的这句话。在第五代DM技术为主题的这场发布会上,王传福用20分钟的时间回溯了比亚迪每一代DM的历程;DM技术总设计师杨冬生用半个小时把第五代DM技术讲得详详细细;在比亚迪终端市场上,接近70%销量贡献都来自DM车型,DM早已成为比亚迪的技术标签和品牌代名词。
“世界最先进的插混技术都在中国!全球插混已经进入中国时刻!”因为DM,站在舞台中央的聚光灯下的王传福可以说出这句话;因为DM,比亚迪突破了300万销量大关;因为DM,比亚迪有勇气走向下一个更加宏伟的目标。
“第五代DM技术的细节抠得不错。”在发布会现场时,我收到来自某友商品牌工程师的评价。
“我们已经了解,他们的技术指标很高。”在发布会结束时,一位国内顶级大学混动发动机专业教授在微信上如是说。
那么,DM5.0凭什么引起了全行业工程师、专家的关注?在大家都在卷技术、卷研发、全方位都在卷的汽车市场里,比亚迪靠什么能够持续“卷”成新能源头牌?
抠细节
在成本和效果之间找到技术最优解
看完杨冬生对第五代DM的讲解时,很多友商可能都松了一口气:“还好,并没有大的结构改变和颠覆性技术壁垒。”在发布会之前,网上很多关于比亚迪DM5.0的分析资料,大家基本都指向了比亚迪某个混动系统专利。在这项专利中,比亚迪用到了两组行星齿轮+两组离合器,实现了整个系统的颠覆性革命,而且P1电机、P3电机可以相互转化发电机、电动机的角色,实现动力和能耗兼顾。
但是当DM5.0发布后,我们看到它依然采用的是和上一代DM一样的平行轴结构。整个电混箱里仍然是两根电机轴(对应P1和P3电机)、一根离合器轴(一头连发动机曲轴、一头分别连接中间轴和P1电机轴)、一根中间轴、一根差速器轴。轴数并没有减少,只是结构变得更加紧凑,同时齿轮进行了优化,可以解锁电机的更高转速。
虽然只是精益求精的局部优化,但效果出奇得好,第五代DM把EHS电混系统的工况效率从87.6%提升至了92%,将发动机热效率从43.01%一口气飙到了46.06%,将油耗搞到了WLTC 3.8L(比亚迪此次重启NEDC来标注油耗,宣称进入2时代,更多是出于传播需求。工信部已经用WLTC取代了NEDC)——对车长超过4.8米、车重1.7吨的秦L和海豹06来说,这样的油耗也创下了行业新低。
在没有颠覆性物理结构改变的前提下,DM5.0依然能创下油耗新低。我认为这集中体现了比亚迪全链路自研的优势和工程师细节优化的能力。
如果要说工程师们抠细节的能力,除了EHS更集中体现在发动机上。16:1的高压缩比、46.06%的热效率,近乎突破物理极限,都是在原来的1.5L自吸发动机上通过细节优化实现的。例如杨冬生说,为了降低发动机启动时,电机拖动发动机启动产生的能耗,比亚迪50名工程师花了一年时间降低了16%。为了提高发动机在高效区的落点占比,100名工程师煞费苦心熬更守夜最终让高效区占比提升了0.7%,热效率随之提升了0.85%。
(全温域整车管理架构)
而全链路自研的技术集群优势,这次体现地更明显。例如比亚迪这次发布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全温域整车热管理。将电池、机舱、座舱三个封闭空间的热管理,统一协调。实现高温环境下节能10%,低温能耗最高节约8%。特别是电池,这次升级了第二代直冷技术和第二代脉冲自加热技术,让电池的温控更快更节能。而座舱控制部分,官方称空调可根据室外气温和阳光,自动调节空气循环和温度。通过智能控制,实现了空调制冷每百公里节能0.13L,制热每百公里节能0.07L。除了节能,全温域热管理的另一个好处是提升了整车在极热极寒天气下的适应能力。而这一切,是建立在比亚迪整车ECU、MCU、VCU全部自研的前提下,才能将整车各个控制域融汇打通。同时,这也给其他车企做整车节能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