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的消费氛围、用户感受至上、存量时代的差异化竞争,都是这个时代流行的开篇。这些来自社会发展的基因,让平台和品牌试图从各个维度,提升消费群体的获得感、满足感,占领用户的心智。
如今,消费决策时间延长,除了“比价”之外,大家在购物平台的选择上变得更谨慎和挑剔,会花更多时间研究商品,同时也更关注其背后附加的诸多服务项,收获商品价值外的情绪价值。
购物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品质优秀、价格美丽之外,服务和体验则会提升“收获感”,进而赢得客户的心智,最终成为首选,这些都是当下消费平台最需要的“热更新”。
为了解消费者心中对“购物”以及“大促”新的期待,梳理和感知消费者的心理、行为、习惯变化,值此618之际,《每日经济新闻》开展了一次消费问卷调查,从消费决策和体验两方面设置了30余个问题,共收集3261份有效问卷,以期从万变中寻找一份确定。
消费者票选“消费体验”
服务力64%+价格力49%+产品力38%
今年618,各家都在讲“回归用户,体验第一”,那么,用户都在关注什么,什么才是用户想要的体验第一?
调研报告显示,消费体验最重要的三个维度是产品力、价格力和服务力。其中,服务力以64%的票选位列第一,服务力是购物体验的主要构成,其中包括服务产品多、服务更贴心、客服以及物流的响应速度快;价格力以49%的票选位列第二,消费者认为,“给力的价格和促销力度”会更影响自己的体验;消费者38%的票选给了产品力,丰富的产品、品牌和新品多,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购物体验中的一环。
从消费者购物体验的感知和期待上,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用户想要的消费“体验”是“产品力+价格力+服务力的综合体验”,同时伴随内容种草以及情绪价值的获得。
产品力:“产品够丰富”是用户选择的“底座”
五成消费者认为产品力是性价比
线上消费渠道的多元化、主流平台全品类的尝试,短时间内,无论是商家类型还是产品品类,供给端均不断扩容,满足越来越多求精、求新、求全的消费者。不过,多数消费者对平台产品力的理解和态度也不太一样。
调研问卷数据显示:
消费者51%票选认为“产品力就是够丰富——有不同价格带和质量的产品可供选择”;还有50%票选“产品力就是性价比——有专人把关筛选,在不同价格带上提供性价比好物”;此外,36%票选“产品力就是品牌够多”,能与更多品牌有直接深入的合作,从正品到价格都有保障。
依据产品力,在对主流购物平台的选择上,39%的消费者选择了京东,排名第一。
日前,京东发布已与苹果合作十年,有超1亿用户在京东选购Apple产品。近期还可以看到,京东先后与OPPO、联想、九牧、小米、广药集团等签署未来三年销售目标,还和比亚迪等车企“牵手”合作。这些都是完善和体现产品力的动作。
价格力:超五成消费者认为价格优最香!
但正品和时效同样影响决策
过去几年,电商零售市场发生了一次又一次深刻的变革,线上购物体验持续升级、新渠道迅速崛起,尤其是去年,低价策略回归“指导”消费,加之以Z世代为首的年轻消费群体开始成为消费的主力,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
调研报告数据显示,今年618,有52%的消费者选择购物渠道时关注度最高的还是“价格优势”,但不容忽视的是,“送货时效”以及“正品保障”均以44%的票选成为并驾齐驱的两大消费决策因素。
对于价格力的态度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消费者认为“价格优势≠绝对低价,而是极致性价比”。此外,有49%的消费者认为自己属于理性消费,“价格再低也不会买并不需求的产品”;还有38%的消费者表示,“自己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
整体而言,丰富的“性价比好物”仍是目前消费者在产品层面更为关注的消费因素。“性价比”与“单纯低价”的区别在于,在选择上,消费者会被单纯的低价吸引,但并不会为单纯低价冲动下单,而是会结合商品品质以及背后对应的体验、服务,计算性价比。
在更具价格力的平台投票中,29%的消费者票选了京东,27%的消费者票选了拼多多,人数相差不多,可见,在价格优势上,今年618两个平台得到了超五成消费者的心智认可。
服务力和体验感
过半消费者不想因低价放弃对服务、品质的要求
从前述调研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服务力是决定整体购物体验的首要因素,票选结果超过6成。
此外,从消费体验层面得到的数据与消费决策产生的数据相互佐证:50%的消费者觉得“体验第一,不想因为绝对低价放弃对服务和品质的要求”;只有22%的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可以为低价牺牲一定的时效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