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18买的面膜还没用完,没想到今年的活动又开始了。”
5月31日,随着京东618正式开卖,一年一度的电商年中购物节全面开启。各大平台也陆续发布阶段性数据:京东618前4小时,同比增长超5倍的品牌超过1万个;淘宝大促10余天,超过37000个品牌成交翻倍;拼多多百亿补贴的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超九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仅在电商领域的节日,就已超过100个。“双11”“双12”“年货节”“女神节”等频繁出现的购物节,让网购形成了“节日月月有,折扣天天打”的局面。
当日常消费就能买到高性价比的心仪产品时,电商平台购物节不“香”了吗?
详情点击>>
潮声丨电商平台购物节 不“香”了吗?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营商环境首席专家、开放部主任,浙工大课程特聘教授冯锐:
618购物节又要来了,相比曾经火爆的电商节,今年似乎显得有些安静。依稀想起,很多年前,“双11”狂欢日出现在我们面前,记忆里全是电光火石、流光溢彩,小伙伴们盯着屏幕上滚动的成交额,数字已经不重要了,只是知道GMV在不断刷新,不禁感慨我们的消费潜力如此巨大。
现在,与其说,购物节有点降了温,不如说这个商业模式的红利,吃的时间有点长了。
促销的新模式新风格一直在不断创新。十几年前,“电商节”这个新物种配合大众娱乐,吃足了早期红利。这些年,新的促销模式不断的吸引大家眼球,某平台“砍一刀”,让人感到泼天的福利近在咫尺,直播间罗永浩的相声,讲得也挺实诚,董宇辉的才华更是一股清流,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对年复一年、千篇一律的电商节,就有些审美疲劳。
再者,当下,就消费这件事而言,高“性价比”愈发常态化,APP里全是琳琅满目的实惠,再打开任何一个促销直播,主打的也都是一个“福利多多”、“物美价廉”,这就使得消费者没有理由非要凑电商节的热闹。电商节的周期性福利,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另外,产能的提升,产品的丰富多元,也让人们的消费行为,逐渐回归了理性。2013年至2022年10年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3.8万亿元增长至44万亿元,意味着消费品的产能有大幅提升,日常商品不再稀缺,为了省十几块囤积一麻袋卫生纸的意义随之减弱,不再盲从“剁手”,按需购买、随时购买,成为了更多消费者的现实选择。
商业模式就像“人”一样,红颜总有老去的时候。唯有持续的创新,适应形势,自我迭代,才会有持续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