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五载,技术革新不断。从起步到商用,5G已深入千家万户、千行百业。如今,5G继续向前迈进,迎来了其升级版本——5G-A。5G-A不仅意味着更快的网速、更低的时延,更代表着通信技术的新里程碑,引领数智生活新潮流。
01
由浅入深,5G走向下一站
2019年6月,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开启了中国通信产业的5G时代。如今五年过去了,中国5G实现了全球瞩目的规模化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建设了374万多座5G基站,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服务全球最大的5G用户市场,5G用户普及率突破60%,开展了全球最丰富的5G社会应用,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深入推广。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超42%,持续保持全球领先。
移动通信技术十年一代,从1G到5G,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速度不断加快,随着5G技术的深入应用,人们对于更高速度、更低延迟、更广覆盖的通信需求也在不断增长,ToC极致体验、ToB确定性传输、无线感知、无缝覆盖、千亿物联等新需求正在涌现,正在驱动5G网络向5G-A迈进。
回顾过去,从1G到4G基本上是需求牵引,市场在等待一旦网络就绪新应用就能顺势而为,2G标准化是在80年代数字传输与数字交换生态上开始的,从标准化到应用近十年,开启移动通信数字化历程,显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2G到5G,5G从标准化到商用只走过6年时间,初心是进入行业应用市场,但低估了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场景所带来的个性化门槛,造成了5G面向场景的渗透仍不足。
因此,面向5G网络演进,在2020年,业界便提出了5G-A愿景。2021年12月,在3GPP第94次全会上,面向R18的网络系统架构方面的28个课题成功立项,这标志着5G-Advanced(简称“5G-A”)的标准化正式开始,其规范也将于2024年上半年冻结,今年,产业对于5G-A的推进已经进入实质阶段。
今年3月,中国移动在杭州全球首发5G-A商用部署,公布首批100个5G-A网络商用城市名单,并宣布计划于年内扩展至全国超300个城市,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A商用网络。
作为网络规模、客户规模、收入规模全球第一的电信运营企业,中国移动一直致力于引领推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加快5G-A技术迭代创新,牵头完成60项5G-A国际标准制定,居全球运营商首位,在业界率先开展5G-A新技术试验,年内在超过300个城市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5G-A商用网络部署。加速5G-A终端普及,年内计划推动产业链推出超20款5G-A终端,发展5G-A终端用户超2000万,并向用户提供更高速率、分层分级的保障体验,满足特定业务形态、特定客群需求的通信服务需求,提供多量纲计费模式。
为促进5G-A产业生态发展,中国移动联合多家产业合作伙伴成立了5G-A创新产业联盟和裸眼3D产业联盟,目前已发布了手机、平板、车载屏幕、笔记本、显示器等各类裸眼3D终端产品,以及内容应用、技术平台和生态能力等方面的多项成果,未来将持续探索5G-A新应用、新业务。
据悉,下一阶段,中国移动将在5G原有三大场景的基础上,聚焦高速、智能、泛在、确定性等指标,梯次导入、分类施策,加速推动5G-A网络建设。
对于5G-A发展,2024年中国移动将围绕“262”策略,推动2个规模部署,即三载波聚合、RedCap;实现6大场景化部署与应用,即通感一体、无线网络AI应用、确定性网络、无源物联、智能控制面、XR多媒体增强;做好2个技术追踪,即“手机直连卫星”、毫米波等新频率,实现5G-A“点状突破”。
2025年,通过核心技术规模部署,“串点成链”,推动5G-A规模发展;2026年,完成星地融合、新频率、绿色低碳等技术探索,“聚链成片”,实现5G-A全量商用。
02
5G-A带来全新数字化体验
5G-A跟5G相比有哪些优势,变化有多大?5G-A是5G向6G发展的关键阶段,相较于5G,其具备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等特点。通过引入通感一体、通算智一体、空天地一体等技术,同时扩展5G能力边界,将焕新数字生活,助力产业数智升级,主要体现为六个方面。
一是速率更快,峰值速率最高可达5G的10倍。5G-A依靠频段拼接,可以实现一个三载波聚合。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就能达到一个上行千兆、下行万兆的效果。简单来说,一部超清蓝光3D大片,也能被瞬息下载。
二是服务更好,客户可获得分层分级的重点业务保障,满足特定业务形态、特定客群需求的通信服务需求。
三是产品更优,加速实时3D渲染、游戏内容加载、云端协同,极大提高5G新通话、云手机、云电脑等产品功能和体验。
四是感知更准,通感一体推进通信网络从单一的数据传输向全面多维感知迈进,高效满足客户水、陆、空全场景感知业务需求。
五是连接更广,融合新型无源物联组网技术,实现从单点通信向“超大距离、超大规模无源物联”转变,满足客户现代化资产高效管理需求。
六是控制更稳,通过确定性网络保障关键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和低时延,满足客户对精准操控、协同作业等场景的极致网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