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参加了“AI三人行”的访谈,并基于“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产业新要素解构”的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王坚认为,从中文释义上来讲,将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翻译成普通人工智能会比通用人工智能更加确切,因为它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技术。
人工智能将对产业带来两方面影响
王坚表示,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不是人工智能发展核心路径的讨论,既不是今天有,未来也会有,更重要的是过去也有,并且可以讨论100年。
“人工智能有一个非常长的过去和一个非常短的历史。长到可以追溯至100多年以前,短到从GPT出来之后。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是一天能解决的,也不是一天会消亡的。我相信未来10年将会是非常激动人心的10年。”王坚如此说道。
王坚表示,人工智能作为一项革命性技术,对产业的影响一定反映在两方面:一是会有新的大公司出现。如果一个新技术出来之后没有新的大公司出现,它是不是一项颠覆性技术是值得商榷的;二是一定会有大公司在烈火中重生。不是利用新技术让公司多存活几年,就是利用新技术让公司变成另外一家公司。
“这一过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区别就是,大企业会觉得这是工具的革命,小企业会觉得这是革命的工具。当大企业也意识到这是一种革命的工具时,变化就来了。”王坚进一步说道。
乐观看待人工智能技术挑战
当谈到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时,王坚笑称自己是一个“无药可救”的技术乐观主义者。他相信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任何由人类产生的问题,一定会被人类自身所解决。而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谁最先碰到AI的问题,谁最先找到治理应对的方法,谁就会走在这个时代的前面。
“有了新技术以后,我们所有以前觉得习以为常的事情,可能会变得不那么习以为常。所以我们的行为习惯和准则都会被重新定义。今天,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就是这样,无论是个人行为习惯的改变,还是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都需要长时间慢慢积累,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向一定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被逐渐发现的。”王坚说。
王坚认为,在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模型产业应用落地进一步提速的过程中,算力和电力的供给也不会成为一种制约瓶颈。为此,他提出了一种不等式理论,也就是说,目前,与现有的基础模型相比,应用做得还不够好;与现有算力能力相比,基础模型做得不够好;与现有的电力能源相比,算力做的还不够好。
王坚表示:“在这个不等式下,关于算力和电力的供给问题,不是人工智能企业应该担心的,而是基础设施企业要担心的。”